近日,艾媒咨詢發布了《2022-2023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發展現狀與典型案例研究報告》,據該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規模為1.44萬億元,預計2024年有望達到2.95萬億元。對此,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受大環境影響,國外消費者偏向于電商這種更少接觸,更安全的購物方式,促進了電商行業發展。” 面對如此大體量的市場環境,中國跨境服飾電商也依托全球物流體系與供應鏈優勢開辟新市場,并通過拓展區域、品類等方式尋求全球市場增量。其中,中國跨境服飾電商品牌SHEIN繼在全球范圍內推出多家快閃店后,又在日本設立了首家“永久性”實體店鋪,而此舉不僅吸引了更多線下目標群體,或也印證出跨境電商行業的巨大潛力。
互聯網高速發展及政策支持促進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規模持續增長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全球互聯網用戶人數與日俱增,電商潛在消費者數量也隨之提升,同時,因國家支持性政策持續落地,海外消費者行為習慣的轉變以及面對海外市場,中國出口品牌的快速反應使得中國跨境電商市場進一步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00-2021年中國出口金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6.5%,2015-2021年中國出口金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4%。雖然,近年來中國出口金額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在持續增長的通道中。2022年前11個月中國出口總額為21.8萬億元,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跨境出口電商在出口中的滲透率穩步提升。2022年全球互聯網人數為54.7億人,同比上漲了17.4%;滲透率為69%,相比2021年增加9.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出口貿易的強勁態勢有利于跨境出口電商的持續發展,伴隨全球互聯網用戶人數的增長,電商潛在消費者數量也在提升,跨境貿易往來日益增加以及互聯網技術滲透率提升的作用將進一步促進電商行業的發展,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將持續增長,預計2024年有望達到2.95萬億元。”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綜合物流服務及電商解決方案等方面的產業基礎逐步形成,這些領域的投融資金額保持相對穩定,2021-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在化妝品、服飾等細分領域的投融資數量依舊穩定或有所上升。有分析稱,“部分跨境電商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不斷發展令投融資領域將更加細化。” 與此同時,國家近幾年從多方面加大對跨境出口電商的支持力度,如擴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多個跨境電商企業出口監管試點;提供出口申報和通關便利,與多個國家建立電子商務合作等。 據艾媒咨詢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行了兩輪擴圍。2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鄂爾多斯市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基本覆蓋全國,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相互濟的發展格局。11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擴增至廊坊等33個城市,重點部署中西部地區,并填補了西藏地區沒有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空白。事實上,自2015年首批設立后,國務院已分七批設立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面覆蓋31個省份,其中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四國省實現地市級全覆蓋,跨境電商試驗田規模不斷擴大,跨境電商產業深化發展。 同時,在今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6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10國正式生效。11月,中國與泰國共同簽署了《關干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目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中亞五國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與東盟等國的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成效日益顯著。截至2022年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出口增長92.7%。艾媒咨詢分析師表示,“政府間雙邊合作為跨境電商營造了良好的貿易環境,將持續助力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的蓬勃發展。” 面對不少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獲得的不錯成績,業內人士分析道:“一方面,數字化能夠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優化用戶體驗,讓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反應更快。另一方面,隨著日常生活中的線上觸點不斷增加,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成為‘數字原住民’,為品牌的數字化提供了機會。” 國內服飾跨境電商依托供應鏈優勢開辟新市場,跨區域、擴品類求增長 當下,依托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跨境電商服飾行業也處于高速發展期,供應鏈、規模、產品等方面的快反能力是跨境服飾品牌出圈的核心優勢。Frost & Sullivan數據(轉引自子不語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B2C市場服裝品類規模達5763億元,同比增長56.17%,占所有B2C出口品類市場規模的25.20%,為最大B2C出口品類。
在國內服飾跨境電商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或許是深耕該領域已久的SHEIN。公開數據顯示,SHEIN已連續8年營收增長超過100%,今年上半年SHEIN的GMV突破160億美元,增速超50%。目前SHEIN已完成F輪融資,收獲來自泛大西洋資本,紅杉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的超10億美元投資。而其歷次融資中投資機構不乏紅衫、景林投資、IDG資本等著名投資機構。 隨著發展體量的不斷擴大,SHEIN推出多個子品牌進入各細分市場,如運動服品牌Glowmode、鞋類品牌Cuccoo、田園風格女裝品牌Emerv Rose、內衣品牌Luvlette、休閑品牌DAZY等。同時,SHEIN借助供給需求、流量優勢擴品類發展,涉足家居、寵物用品、美妝等新品類,并憑借核心服裝品類流量優勢打開品牌新成長空間。根據研究發現,當前服飾品類中頭部品牌官網售價集中在30-150美元,而SHEIN作為一個DTC品牌,其單價偏低,大多在50美元以下,更容易吸引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購買。 據悉,SHEIN主要采取自主設計和買手現貨采購兩種上新渠道,滿足消費者對于快時尚的需求。在銷售端上,SHEIN借助Google Trends Finder等系統,對商品的各項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利用內部模型或經驗反饋至生產端,對不同款式的商品是否追加生產進行判斷。在生產端上,SHEIN對生產工廠實行訂單追蹤,提升供應鏈效率。面對全球運輸成本的增長。此外,SHEIN通過擴大國際市場的供應鏈,減少產品運輸到歐洲和北美主要市場的成本。該集團美國業務總裁George Chiao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SHEIN計劃在美國建立三個大型配送中心,旨在縮短向客戶發貨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SHEIN已開始逐步朝線下布局。該品牌繼多次于線下(洛杉磯、芝加哥、米蘭、倫敦、巴黎、迪拜、日本等)設立快閃店鋪后,又將全球首家“永久性”實體門店“SHEIN Tokyo”落地日本。但與傳統品牌實體門店不同的是,SHEIN實體店只陳列、展示產品,而不現場售賣,消費者可以通過現場試衣并掃描產品的二維碼,進入SHEIN線上網站或手機APP下單。 在艾媒咨詢分析師看來:“SHEIN憑借具備一定標準化的經營考核機制、數字化經營體系、產業鏈的有利地位及高新品上市率在眾多服飾品牌中獲得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地位,但也存在潛在風險。例如,快時尚行業競爭激烈,不能持續把握時尚潮流,凸顯自身產品特色及設計,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力下降的風險,從而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過度生產及產品材質選取不利于環保,既可能流失注重‘環保’的歐美地區等海外消費者,又可能給企業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